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原标题:货币财政政策齐定调 协同发力稳经济保增长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我国下半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定调,强调了要保持宏观政策稳定,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业内专家表示,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将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平衡,或有继续降准可能性。财政政策将在减税降费和加快地方债发行等方面继续发力。
展望未来,下半年稳经济保增长将更有保障。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助推市场反弹,多行业迎来估值向上修复机会。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戴康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主要体现在保障在建基建项目融资需求,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戴康认为,反弹已确立,建议优先配置财政政策潜在发力方向的基建产业链(建材/钢铁/建筑)。从PB-ROE角度来看,性价比较高的银行、煤炭、机械等行业也会迎来估值向上修复机会。
货币政策边际放松
今年以来,央行采取多种方式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尤其是6月以来,明显增加MLF操作规模,对中长期流动性支持力度逐渐加大。23日开展的502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为有史以来单次最大规模MLF操作。
展望下半年,国常会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好已出台的各项措施。
从国常会对货币政策的表述以及此前MLF放量操作来看,多位专家认为,这进一步确认了货币政策边际放松。
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发力,当前阶段银行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面临明显约束,并且随着超额MLF续作,MLF存量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内央行或继续降准0.5-1个百分点。“在4月底定向降准置换部分MLF存量前,MLF规模达4.9万亿元;置换部分存量后MLF规模保持在4万亿元;6月、7月MLF大额操作后,MLF存量达到历史新高4.92万亿元。”中信证券研究部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降准+MLF置换组合延续,本次MLF放量操作进一步提升MLF存量,为下次降准置换打开空间。参考4月降准经验,预计三季度有可能再次降准。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资管新规配套细则“靴子落地”也对市场起到积极影响,稳定预期。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表示,近期监管政策细则纷纷落地,相比之前市场预期的一些具体规定做了柔性处理。当前货币政策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目的在于与扩大信用相配合。
在招商证券宏观分析师张一平看来,“下半年货币政策主要焦点不是还有几次定向降准,而是如何提高政策传导机制。改变当前宽货币紧信用的割裂局面需要财政政策、结构性改革措施配合,货币政策孤军奋战难以解决当前困境。”
此外,在货币政策方面,国常会提出,通过实施台账管理等,建立责任制,把支小再贷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抓紧落实到位。引导金融机构将降准资金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等。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豁免发行人连续盈利要求。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国常会对降准资金的流向也做出限制,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因此,后续货币政策的重点在于引导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和协助“去杠杆”,而非简单总量扩张。
减税效应值得期待
国强会强调,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此前多位专家表示,从上半年财政数据来看,财政政策尚有较大操作空间,下半年财政政策有必要、也必须更加积极。
张一平认为,从积极方向看,加大针对小微企业和经济新动能的减税降费力度不出意外。财政支出力度也将较上半年扩大。国常会明确指出,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其中“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表明优质城投平台违约风险将明显下降,同时合规PPP项目将“重出江湖”。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体现在加快地方债发行进度推动基建投资,要争取‘早见成效’。”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务严控基建投资增速下滑明显。因此,政府要求加快地方债发行速度,这就是需要财政和货币共同配合。地方政府要加快发行债券,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要有足够流动性进行购买。并且国常会提出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因此预计后续基建投资可能很快企稳回升,全年或达10%左右。
与此同时,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个重要落脚点就是减税。海通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主要是将研发费用加计扣税政策推广到大中型企业;同时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合计约1700亿元减税。而这一部分主要针对新经济、针对研发,希望激励企业创新,启动高端制造业投资。
李迅雷表示:“大规模减税是必须的,尽管税收高增长主要原因是管理因素和价格因素。而在财政支出领域,则更应该用于民生领域,如加大对于医疗、教育和社保的投入,减少基建投入。同时提高财政透明度,精简行政机构,减少行政费用在财政支出中比重。”
另外,有专家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组合,也需要财政宽松予以配合。申万宏源高级宏观分析师王健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前期略紧的财政会在边际上有所放松。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10.6%,快于2017年同期的9.8%,但财政支出仅增长7.8%,慢于2017年同期的15.8%。上半年共实现财政赤字7261亿元,明显低于2017年同期的9177.4亿元。因此,下半年积极财政仍有空间。”
下半年稳经济保增长有保障
经济平稳增长离不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互相配合。国常会表示,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
“中国现阶段的结构性问题不是单一部门、单一政策就能解决的,需要政策合力作用缓解信用风险和信用违约的相互强化。”潘向东说。
长江证券研究所宏观部负责人赵伟表示,在防风险背景下,“宽货币”“积极财政”基调不变、协同发力,目的是防范经济失速风险、加快经济结构转型。这意味着本轮“稳增长”与以往不同,不会走传统周期下大规模放水、刺激房地产市场的“老路”。结合近期政策导向来看,经济或在“产业升级”领域,以及精准脱贫、乡村振兴、三农小微、新型基建、生态环保等“补短板”领域实现结构性发力。
王健表示,在外需承压背景下,内需尤其是基建有望成为保增长重要手段和政策发力点。基建有望得到修复,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有望得到一定修复。
“下半年中国政策‘微调预调’将逐渐展开以稳经济、保增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政策微调的背景在于,一是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下半年外需带来冲击;二是房地产限购政策持续收紧,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仍然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三是目前增速偏低的信用扩展速度可能会打压居民和企业正常的融资需求。
诸建芳认为,在积极财政政策支持下,未来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甚至回升,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负面影响边际减弱;在央行政策支持下,信贷增速有望回升,有效补充表外融资回落,支持信用扩展速度触底回升;三是将逐渐允许采矿业、制造业等周期性行业进行资本开支扩展,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维持在6%以上,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形成支撑。
张一平预计,下半年社融增速不会大幅反弹,而是与名义GDP增速保持合理关系,不会大幅超过名义增速。投资需求将有所改善,一方面新动能占主导地位的制造业投资在企业进一步减负后增速将继续回升,另一方面基建投资剧烈下滑的局面将结束,基建投资需求将边际改善,民间投资的贡献将进一步提高。(彭扬 赵白执南)
|